楊慶磊是一名90后的小伙子,2016年大學畢業后成為黑龍江省七臺河農廣校一名普通的教師,2018年因七臺河市脫貧攻堅工作需要開始駐村工作,被任命為勃利縣雙河鎮中勝村黨支部第一書記, 3年多來,雖然中勝村早已經摘帽了,但是他仍然奮斗在小小的中勝村,用他自己的話說,中勝村不振興,老百姓不過上好日子,絕不返崗。
沖鋒在前,勇挑重擔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當單位組建扶貧工作隊時,他第一時間提交申請書,主動請戰,并于2018年1月8日正式成為鄉村振興脫貧攻堅戰中的一員,帶領老百姓脫貧致富、實現鄉村振興,是黨的莊嚴承諾。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和普通的教師,這不僅是承諾,更是責任,更是他這代年輕人的使命。從城市到農村,將要面對未知的環境、陌生的人群和艱巨的任務,一切對他來說都是轉變和挑戰,但壓力就是動力,他從心里對自己說“我能行,一定行!”
腳踏實地,扎根鄉村
剛到中勝村,村民認為他只是剛畢業沒幾年的學生娃,下來走走過場,沒幾天就回去了。為盡快融入群眾、融入村集體,了解群眾存在的實際困難及解決致富振興辦法,他堅持工作在村,吃住在村,學習在村,不到半年,誰家缺資金、誰家缺技術、誰家有重病、誰家子女上學難等等,這些都寫在了他的筆記上,刻在了他的腦海里。他認真學習,及時了解掌握中央省市縣鄉村振興的文件精神,主動向村干部學習經驗,把自己視為“村里人”,把“摸清底數,吃透村情”作為首要任務,經常與村干部、村民溝通交流,拉家常、談瑣事,通過幫村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拉近距離,虛心學習基層工作經驗,工作方式方法,傾聽群眾意愿。3年多來,他已經實實在在的把自己變成了中勝村村民。
鄉村振興,培訓為本
經過長期入戶走訪,他發現中勝村仍有部分村民思想觀念落后,少數人“等救濟、靠政策、要補助”的思想仍然存在。為讓部分村民先解放思想,他充分發揮當過教師的工作經驗和經歷,組織召開勵志座談會,組織黨員開展入戶走訪談心談話活動,解讀惠民政策,引導村民樹立致富信心,用身邊人說身邊事。同時,他還邀請派出單位(農業農村局、農廣校)對村內種養殖戶進行技能培訓,讓種養殖戶及時掌握先進的農村實用技術,不斷增強其致富能力,提升就業能力,努力實現由“輸血”向“造血”的轉變。針對村內兒童教育問題,他發現村內中小學生缺乏有效的學習方法,村民想要輔導孩子但能力不足,到鎮里參加補習路程遠費用高,為此他制定《中勝村學齡兒童基礎教育實施方案》,并舉辦了寒暑假期學生輔導班,主動與村兩委積極協商,充分利用村委會場地,開辦了寒假輔導班、暑假輔導班。3年多來,他累計為中勝村24名中小學生開展了數學、英語、化學等科目輔導200余次。
確定目標,敢想敢干
為增加村民收入,經過一段時期的考察探索,結合村情、人文環境、資金等實際情況,他鼓勵村民發展庭院經濟,并和村民一起確定了大力發展的特色蘆筍項目和特色養殖項目。目前,中勝村已有10戶村民種植特色蘆筍,種植面積達到5畝,已發展10多戶養鵝戶、40多養雞戶和近80戶種植小園菜,經濟效益良好,戶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同時,他利用互聯網,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幫助村民銷售農產品,2018年5月,在他的努力下,中勝村與市郵政公司達成農產品銷售協議,搭建了“郵樂小店APP”線上銷售平臺,中勝村的農產品實現了網上預約、網上訂單和網上銷售。為拓寬中勝村庭院農產品銷路,2018—2020年連續三年,他把中勝村的玉米面、笨雞蛋、蘆筍等十余種農產品成功銷售到了七臺河年貨大集、七臺河生態燒烤美食節、清園扶貧產品展銷會、七臺河電商農產品展銷會等大中型展銷會上,經過努力,中勝村村民已經與七臺河市和勃利縣多家超市和市民建立了相對穩定的銷售渠道和購銷關系。幾年來,他累計幫助中勝村村民銷售農產品100余萬元,50余戶村民直接或間接受益。
項目支撐,打牢基礎
為轉變中勝村集體經濟薄弱的局面,他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大膽與村兩委先后開展了農機資產收益項目與異地置業項目建設。目前,農機資產收益項目已為村集體引導資金45萬注入當地合作社,合作社負責運營并每年支付使用費用,項目已為村集體增加經濟積累15萬元。異地置業項目為主要是應用中組部50萬扶持資金購置學區房出租收益,每年保底收益1.7萬元。通過項目拉動,中勝村集體經濟積累得到了明顯改善。
3年多來,從酷暑到寒冬,從對135戶全村常住村民的入戶走訪到成為村民的一員,從了解村情實際到謀劃建設村內大項目,從“軟硬件”兩方面徹底改變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楊慶磊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農廣校教師、作為中勝村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他還將繼續提升村民生產經營技能、推廣蘆筍種植項目、組織村民進行學習培訓,他相信量變產生質變,在質變沒到來的那一天,他要做中勝村的一枚普普通通的雨花石,繼續鋪在村民致富奔小康、實現鄉村振興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