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來,他愛牧區、愛農牧民,不斷學習,利用現代農牧業新理論新技術武裝自己的頭腦,運用農民教育理論指導實踐工作,工作中敢于擔當,勇于創新,甘于奉獻,他就是內蒙古巴林左旗農廣校校長—高琳。
抓住“人”這個核心。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過程中,在高琳的帶領下,巴林左旗農廣校以培養造就高素質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為目標,圍繞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和農業工程項目實施,扎實抓好高素質農牧民培育工作。一是分類遴選。深入開展摸底調查,重點遴選專業大戶、家庭農牧場經營者、農牧民合作社帶頭人、農牧業龍頭企業骨干、返鄉涉農創業者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骨干力量,建立培育對象數據庫。二是分產業施策。重點針對糧食和重要農產品適度規模生產,種養業轉型升級,農村牧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等領域,對行業從業者進行培育,打造一批產業發展帶頭人。
抓住“新”這個根本。根據高素質農牧民發展的新要求,不斷創新培育的內容、方式和手段。一是突出新的內容。綜合素質方面,突出職業素養、團隊合作、科學發展等內容;生產技能方面,突出新知識、新技術、新品種、新成果、新裝備應用和標準化生產、質量安全、信息化手段應用等內容;經營管理能力方面,突出創業創新、品牌創建、市場營銷、金融服務等內容。二是創建新模式。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集中培訓與現場實訓相結合,采取”一點兩線、全程分段”的培育模式,以產業發展為主要立足點,以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能力提升為主線,在不少于一個產業全過程周期內,分階段組織集中培訓、實訓實習、參觀考察和生產實踐,大力推行田間學校培訓方式,三是應用新手段。搭建利用信息服務平臺、智能裝備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提高培育效果。
抓住“培”這個基礎。由高琳牽頭,巴林左旗農廣校構建以農廣校為主體“一主多元”的培育體系,建立培育制度。創新運行機制,利用農業企業、合作社等多方力量參與培育工作,構建高素質農牧民培育體系。實行“菜單式”培訓,高琳不斷深化完善“菜單式”培訓,他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農牧民對培訓感興趣,就必須深入了解農牧民對培訓工作的具體要求。培訓前,高琳通過座談討論、到戶咨詢、深入調研等多種形式,全面了解農牧民對培訓工作的具體需求,根據農牧民需求自主選擇培訓內容,學員根據自身創業需求自主選擇培訓課程。
高琳在開展高素質農牧民培訓工作中,一切以方便農牧民、實惠農牧民為出發點,深入推進送教下鄉模式,實行集中培訓和分戶指導相結合,力求把“學校辦到農牧民家門口”“把課堂搬進農家”,達到培訓目的。與此同時,高琳還組織現場教學,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培訓對接,通過組織學員到實訓基地現場,對學員開展講解、示范、操作和解答等活動,著重解決生產中的問題和推廣運用新技術。培訓內容力求突出實用性和針對性,學員易學易懂。高琳說道:“結合農時季節和生產周期進行,組織學員走出去,到周邊地區學習先進的生產管理技術、尋找差距、取長補短,讓學員學有所感、學有所悟、學有所獲?!睂W員們相互交流探討、博采眾長,改變以往“專家講、學員聽”的傳統教學方式。采取跟蹤與服務相結合的方法,組建專家服務團隊,利用電話問詢,微信群、入戶調查、集體座談、個別指導等方式跟蹤服務。
高琳還創新教學方式,巴林左旗農廣校綜合考慮培育教學內容的特點、農牧民文化程度和接受水平等因素,積極創新教學方式。由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向先進的多媒體等現代教育培訓設施和手段轉變。向農牧民學員提供文字、圖片、激活學員的學習興趣。交互式教學,采用師生互動式、討論交流式、引導學員學習,幫助學員消化領會,使學員在放松身心的同時,又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面對鄉村振興的新形勢和新要求,高琳開創性地開展工作,高素質農民培訓工作亮點突出,得到學員們的廣泛認可,高琳也多次獲得農牧民教育培訓先進個人、優秀校長、教學能手等榮譽稱號。